◎經濟部標檢局嚴格把關
中國黑心商品滿街跑,一般消費者似乎只能自求多福,一旦貪小便宜,可能會傷了荷包又害了健康,最後人財兩失。但一般消費者如何辨認黑心商品,是否只能吃下肚、買回家之後才會發現自己買到黑心商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副局長王正輝指出:其實標準檢驗局對於黑心商品相關訊息掌握非常清楚,檢測效率也很高,消費者最好能多注意政府發布的相關商品檢測報告。
王正輝說:『但這並不是說,未被列為應施檢驗商品的安全性就無法可管,標準檢驗局為了全面維護商品的安全、防制劣質的黑心商品、保護消費者權益,我們對一般的消費商品,其實我們已經採取管制與監督的措施,像我們依據國外的資訊或是外電的報導,針對有重大安全性問題的商品,本局會立即地去了解這個商品有沒有進口到國內來銷售,如果有的話,這個進口商是誰?已經進口的數量有多少?並且當日我們就派員到市面上去清查相關產品陳列銷售的情形,而且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檢測,以確認其安全性。例如這次毒牙膏的事件,本局在接獲中國製的牙膏含有可能致命的化學物質二甘醇的消息之後,我們就派員到全國各銷售地點、還有10元商店、夜市等馬上進行清查並抽樣檢驗,不過所幸並未發現含有二甘醇的那些品牌。』
中國製毛巾近幾年大舉低價傾銷台灣,而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指出,一項針對浙江市售毛巾的抽檢發現,不合格率高達八成,而一些沾水就易掉色的毛巾,更可能潛藏致癌的危機。
大陸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昨天報導,在浙江進行的毛巾產品抽查發現,在80個樣本中,只有16個合格,合格率只有兩成,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易掉色的問題特別嚴重,一些易掉色的毛巾被檢出超標幾百倍的強烈致癌物聯苯胺,這類致癌物會透過皮膚接觸溶解在人體,長期使用可致膀胱癌、輸尿管癌和腎盂癌,潛伏期可長達20年。
報導指出,紡織品使用的染料有活性染料、還原染料和直接染料三種, 使用前兩者染料的毛巾,色澤鮮艷牢固,不會對人體有害,但價格偏高;使用直接染料的毛巾則易掉色,且含致癌的聯苯胺和四氨基聯苯。一毛巾染色廠業者爆料,大陸約有一半的毛巾業者用直接染料染色,這種毛巾製品,潛伏致癌危機。
◎ 中國人必須改變品管的心態
隨著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黑心商品被爆出具有危害性,包括從寵物食品、含鉛玩具、海鮮、毒牙膏、汽車輪胎,到裝了不良電源供應線的120萬組陶瓷電熱器以及6萬8千張容易解體的折疊式座椅等危險的中國產品,引發各界強烈不滿。未來除非中國政府相關機構的監管人員、製造商以及消費者能改變他們對品管的要求及態度,否則中國生產的產品恐怕很難讓人放心。
最近爆發一連串因中國食品、藥品及消費產品的品質不良或是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造成傷病甚至死亡事件,在國際間引發嚴重關切。或許各國的消費者擔心他們所用的中國產品安全性,但是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受到的毒害更嚴重。根據中國官方統計,中國出口的食品只有1%不符合品管要求,而在中國不合格的情況高達20%。每年中國大陸因飲食出問題而致病的人口多達3億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 解決黑心商品問題需從體制上著手
近年來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中國儼然已成為「世界工廠」,之前中國仿冒品充斥全球,現在則是中國黑心商品到處流竄,中國黑心商品在全球各地發生的醜聞與衍生的問題,未來恐將重創中國經濟。澳洲國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經濟研究專家樊家忠分析說:中國政府必須從體制上去解決黑心商品問題,否則光是禁止恐怕也是治標不治本。
樊家忠說:『中共當局它解決很多問題,包括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它都是靠禁令,禁止這個、禁止那個,實際上這種禁止都達不到效果,為什麼達不到效果,因為它必須要了解整個環境的因素,整個制度上、體制上的因素,它才能夠徹底的去解決。我們如果不去了解黑心食品為什麼在中國特別嚴重,如果不是從體制上、制度上去看的話,光是禁止是沒有用的。因為它只是治標不治本,雷厲風行了兩天也許大家會稍微收歛一點,兩天之後、風潮過了之後,也就回到原來的問題上。所以我們重要的觀念是公平交易的環境你有沒有提供出來,言論自由你能不能獲得保障,這些東西都是關係到黑心商品為什麼那麼氾濫的原因,如果說從這個角度看,這些問題如果不改善,我們看不到解決問題的契機。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黑心食品、黑心商品屢禁不止的原因,禁令在中國多的是,但往往就是禁那些老實的人、沒錢沒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