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黃欣╱北京報導】
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一波三折,原本外傳中國大陸經貿團體將由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海貿會),或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貿促會)出線,但據指出,經濟部擔憂上述單位「政治色彩過於濃厚」,因此雙方決定改由行業商會出馬。據悉,在大陸商務部下轄各商會中,機電、食品、紡織等商會有可能中選,但其中以機電商會的機率最大。
據指出,由於海貿會和貿促會都可說是具有半官方色彩的經貿團體,經濟部擔憂,若是這兩個單位來台設立據點,大陸的政治力恐將影響兩岸經貿談判或往來,反倒弱化經合會功能。
此外,目前兩岸已商妥將由大陸商務部下屬的商會來台設立辦事處。且陸方辦事處代表人選都已決定,而我方仍以外貿協會作為駐陸代表。
據悉,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以及中國輕工工藝進出口商會,都在名單之列,但其中又以機電商會出線的可能性較高。
至於宣布的時間,應會選在4月中下旬經合會召開之際,預計屆時將由陸方經合會首席代表、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與我方經合會首席代表、經濟部次長梁國新共同宣布。
不過市場人士擔憂,若是陸方經貿團體代表真由行業商會擔任,其職能相對單一,和我方的貿協恐存在不對等,甚至有被矮化的憂慮。
據了解,上月初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陳星赴台時,雙方已就互設經貿辦事處達成共識,原計畫3月20日左右對外公布進程,而貿協也預定在5月15日正式設立;但因陸委會另有考量,不但互設進展至今尚未宣布,雙方要趕在5月底前掛牌也是挑戰難度頗大。
另外,原本外傳貿協的上海辦事處將利用4月5日舉行上海台灣名品展時,率先掛牌,成為外貿協會在大陸的首個辦事處地點。
然而,據悉大陸商務部考量到北京身為政治中心的重要性,最終雙方計畫上海辦事處成立時間暫緩,由北京和上海將同時掛牌成立。